“棗生貴子”從何而來
這是一個很古老的傳說,在很久很久以前,沾化縣南郊有一個大沙崗,黃沙在這里肆意彌漫,致使方圓數十里內荒無人煙,這塊土地貧瘠了不知道多少年。
突然有一年的春天,不知從何方來了一對年輕夫婦,男的肩扛工具,手拿裝著花生果兒的袋子,女的則雙手抱著一捆棗樹樹苗。他們早出晚歸,先是栽上棗樹,然后又在樹的行間種上花生,他們一邊栽種、一邊還大聲唱著歌謠:“花生果兒圓又圓,小紅棗兒甜又甜。秋后花生一串串,七月十五棗紅圓。桃樹三年杏四年,棗樹當年就還錢……(即掛果兒的意思)
一場春雨過后,棗樹發芽了,花生苗兒長高了,沙崗上一片綠地。不到一年時間,這里就搬遷來了十幾戶人家,他們學著栽棗樹、種花生,年年風調雨順,家家生活安康。
光陰似箭,日月如梭。這對夫婦的兒子就要結婚成親,大喜日子那天,鄉親們紛紛送禮祝賀,一對白發老人夫婦送來了一份特別禮物--------一只紫紅棗木箱柜。有人問箱柜里裝的什么?老人笑道:“鬧洞房之時,打開一看便知。”
到了晚上,人們催促新郎新娘打開箱柜,只見里面四角放著紅棗核花生,中間放著兩雙棗木筷子。人們一看就要新郎新娘夾起紅棗核花生給對方吃下。這時,大家笑著齊聲喊道:“‘棗’生貴子!”第二年,小媳婦果然生下一對白胖大小子。
從此以后,凡是結婚的新房內,必放紅棗和花生的習俗流傳至今,那首歌謠如今在許多地方還廣為傳唱著。
在線留言
溫馨提醒:找產品,多留言,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!為保障您的利益,建議先考察,再合作!